松山行旅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五道河村景观设计

松山行旅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五道河村景观设计
项目主创:胡欣萌

一、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陵镇五道河村的文化脉络及现状分析

五道河村,原名为兴隆庄,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处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陵镇永宁山脚下,在山水形胜、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之泰陵景区的腹地,其形成与清西陵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雍正元年(1730年)清西陵始建到乾隆二年(1737年)陵区建成,距今已有291年的历史。在雍正帝建西陵后,为保护和管理陵寝,在陵区周围分别设立了三支专门管理机构,分别为内务府、礼部和八旗。在这些机构中,提供相关管理人员和随行人员居住、生活的场所最初被称为营房。在乾隆元年(1736年),当时迁走了兴隆庄村和兴隆寺,在其旧址建设泰陵内务府营房,也就是现在的五道河村。随着时代变革,自辛亥革命之后,使其陵墓制改为村制,清政府及其各级专门管理机构已不复存在。与此同时,以拿朝廷俸禄为生的守陵人的生活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后代们为了顺应着历史的变迁,也在不断转换着角色。在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对村落进行了规划,如今的护陵村共14座,其中五道河村为其中之一。

(一)五道河村可挖掘的文脉符号 

1.建筑特色

五道河村的传统建筑以泰陵古建筑群和传统民居为主。村内居住环境较为舒适,其建筑大多分布在视野开阔的缓坡地带。其中,泰陵古建筑群位于五道河村之中,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泰陵的神道是由三排巨大的石砖铺成,全长5华里,宽10多米。由南向北,依次贯穿着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圣德神功碑楼、七孔石拱桥石像生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和宝顶等一系列建筑和不同造型的石雕。另外,清西陵地区对古建木工制作的传统工艺已有将近300年的历史。其作品是研究我国古代传统工艺制作、审美习俗演变的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且在2016年,易县古建筑木工制作技艺、古建彩画、易县砖雕制作技艺、易县铜雕皆被列为保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由于受山势围合、曲水环流、如封似闭的自然环境影响,五道河村民居建筑群,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古代择基理念,遵循整体陵寝、传统礼制建筑等文明要素,在选址上采用依山傍水、坐东朝西的空间结构布局,院落房屋的建造取材源流,以当地毛石、青砖、灰瓦、木材等天然原料为主。早年间五道河村作为守陵内务府的营房,其戒备非常严格,村里只有两个可以出入的大门,分别为西门和南门。其中西门是红门,南门是白门,整体面向西面的皇陵,以示崇敬。后来,由于外来人口的迁入和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守陵村很快突破了原有的建筑布局,向营墙外发展。目前大部分原有的营墙与兵营建筑已被拆除改建,五道河村只保留了内务府衙门大门,但没有合理维护,不仔细观察无法发现。

2.民俗文化和传统工艺

易县共有县级以上的非遗项目41项,其中五道河村位于其中,积极吸收外来传统文化,并与当地传统文化相融合。从宗教信仰到特色美食,从传统工艺到风俗习惯,五道河村特有的宫廷特色和村民的淳朴热情凝聚为独具特色的满族风情,其独特的文脉符号成为当地闪耀的乡村文化名片。

3.产业经济

五道河村的总面积有8000亩,其中耕地面积约有1600亩、山场面积2000亩。当地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五道河村目前也有一定旅游资源,如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风景区、满族特色村寨、云蒙山皇家森林公园等。该区域绿色植被覆盖程度较高,自然植物被保护良好,植物种类丰富多样。目前古松有1.5万株,青松幼柏有20余万株。

五道河村现存问题分析

目前五道河村整体缺乏系统的管理与规划,在局部也有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现象。在景观造型、色彩、材料以及与场所功能之间的联系等方面缺少对地域文脉梳理和提炼。乡村发展单纯依靠清西陵景区,以古村落的静态展示和听松书院社区的开办为主,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体验项目和旅游产品。虽然清代建筑、满族美食以及街道边竖立的文化牌都在向游人展示着村落的历史和特色,但往往流于表面,没有充分发挥地域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种类单调且缺乏创新。并且村民社会活动单一,由于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意识,造成村内传统民俗文化流失严重。但他们很真切的渴望凭借乡村景观的发展与进步来带动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五道河村景观设计定位

根据前文对五道河村实际现状及其相关政策保护文件、上位规划需求的了解,笔者将整合五道河村的原有景观和文化资源,设计以清西陵旅游为核心,以文脉符号修复为背景,以“松山行旅”为主题,以“休闲旅游”为着力点,在保留原始乡村景观的基础上,利用五道河村山水形胜、远山松林的地理优势,提取当地特色地域文化,通过理清村落结构脉络,优化空间布局,把清西陵景区、周边村落与五道河村串联在一起,以此来展示一个具有现代生活文化和生态休闲旅游功能为一体的、既能重唤村民美好记忆,又能让游客深入体会当地文化的乡村聚落景观。

五道河村景观设计方案实践

(一)乡村整体风貌设计

基于对五道河村的综合分析,合理调整与规划五道河村的空间功能和结构,力求最大程度的实现乡村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设计的整体布局主要是以精品农业区、花艺展示区、文化展示区、中心活动区、农产品集散区、滨水活动区、池塘娱乐区和民宿居住区进行功能划分,打造集生产销售、生态保护、观光游览与体验于一体的设计项目。

(二)特色景观节点设计

在五道河村的地域文脉发展中,水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和特征。悠然山居滨水民宿依水而建,采用“新旧结合”的理念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建筑材料运用上,利用村落中回收的原石原木、传统瓦片、印有砖窑戳记的青砖、老石板、老木板等当地的传统材料,通过沿用当地传统工匠技艺使其疏密有致的组合排布。随着地形的高低变化,建筑的体量被打散分解重构,形成与原有村落民居和谐的屋檐关系和体量关系。设计将自然景观引入建筑空间中变成一个重要元素,民宿所有的客房大开窗面对古松和山景,最大限度的把山景映入室内空间。人们在场地中行走,映入眼帘的便是溪对岸的古松和环山,通过玻璃幕墙、外广场和水系的组合,形成一种山水围合下灵活随意的“模糊空间”,在平衡中使历史岁月感与农耕文化相互融合,表达返璞归真却错落有序的淳朴景观。

守陵文化博物馆设计结合了数字生成技术来表达地域文化。建筑外墙采用摩尔纹动态记忆墙。基于摩尔纹和运动错觉的原理,通过“数字链”技术,并联动数控加工,完成设计和图像处理。该记忆墙图案再现了五道河村特有的古松林、摆字龙灯、满族婚礼、西陵守陵故事等为文化活动场景,配合人们的行走路线和建筑内外视线形成独特的活动景观,为游客带来独特的乡村记忆。沿墙外观看时,观者透过特制的格栅孔洞在不同时刻看到图案不同的定点动作,进而在行走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图案,呈现出步移景异的效果。另外,建筑室内具有传统民居复原展示、泰陵文化讲堂、满族文化展厅、传统工艺手工坊、文创产品展卖、文化书屋等功能。设计材质采用砖面墙和原木清漆,并且用清水混凝土地面和水磨石地面相结合,以体现乡村的原始风貌。

滨水栈道设计重新构建舒适的亲水邻里公共空间,采取理水以睦邻的策略,以栈道曲折临水穿于其间,借局部高差与林中成台地通幽之感,力求狭长场地中的“小中见大”。林间步行系统也与村民广场形成了公共生活核心区的小闭环交通,增加了复合性功能的亲水公共活动场地,改善了周边村民的可达性与居住环境,提升村庄的邻里空间亲水舒适性。

民俗商业街设计从当地文化及建筑作为切入点,将乡村聚落、农耕田园、民俗文化等元素注入到设计的细节当中。地面铺装以五道河村村落肌理,简化为图底形式,形成印刻村庄记忆特色铺装,营造空间识别性、延续原有的场所记忆。使建筑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又富有变化,营造出一个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同时充满乐趣的艺术和生活空间。

农业生态公园呈现的是集水资源管理、水生态治理及水景观为一体的农业景观。将农业景观引入其中,游客前来此处可以进行采摘、观光、购物于一体的娱乐活动,为这片无限潜力的观赏景观增加了更多可能性,不同的植被形成了五彩斑斓的景观,同时为村民带来经济收益。

五道河村场地里最大的池塘被完整保留,完全尊重历史水系肌理,选址原有鱼塘的位置而设计,以此维持原生态特色。设计选定中间一些水塘集中的区域设计出的中心水体,成为承载整个景观的核心,再通过一个圆环,连接起不同的景观节点。

(三)乡村徽标设计

五道河村徽标设计,是从当地满族文化、清代传统建筑纹饰中提取文化符号,结合五道河村山水形胜的优越地理位置,采用平衡对称手法进行图形演变,用黑色、正红色组合来表达当地传统建筑空间传递出的地方满族特色和淳朴热情的、和谐友好的生活氛围。最后通过防水处理来凝练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徽标设计,分别运用到其中方向标识牌、导览图、景物介绍牌中,在方便为村民服务的同时,致敬历史传统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结论

文化是一个乡村聚落的本质特征。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文化积淀的重要性有时会被忽视和淡化。然而,传统的文化肌理和根脉不仅仅表现在显性构成要素里的地形地貌、街巷肌理、建筑形制等实物遗存中,还表现在民俗风情、手工记忆、宗教信仰等隐性构成要素。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不仅要体现可达性高、可容纳合作和参与性的集体活动以及多功能使用的空间理念,还要在村域背景下实现复杂多样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追求。因此,根植于乡村聚落地域传统的景观设计,不仅要在空间和选址上勾勒和梳理当地连绵不断的文化脉络,更要结合实地衍生、因地制宜的建筑逻辑,提取当地本土化的设计要素,营造具有科学与艺术、自然和人文高度融合的乡村地域特色的景观空间,从而带动当地产业经济,提高村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使村民对家乡产生共情和归属感。

随着乡村发展水平不断加快,如何充分挖掘和梳理当地地域文脉,处理好地域文脉的传承与乡村聚落景观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和谐共生是是值得新农村建设者深思的。景观设计师要合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及自然资源,在乡村原有的生态本底、文化基底和村民的地域生活、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将美丽乡村建设融入到当地地域文脉中,融入普通村民的生活中,叠加土地复育、有机农业、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新图层,展开一幅多维度的景观画卷,吸引新乡村主义者入住,与原住民和谐共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激活乡村文化活力,形成新的社会文明生态,促进永续发展。